主题:文化政治之外的政治:重思法兰克福学派中国之旅
时间:11月30日(星期四)16:00—17:30
地点:广州大学(大学城)图书馆附楼206
主讲人:华东师范大学 朱国华教授
主持人:广州大学 陶东风教授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主讲人简介
朱国华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分别获学士、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始,任教于华东师大。先后赴美国杜克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访学。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5年,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有《权力的文化逻辑: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乌合的思想》等,译著有《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散文集有《兄弟在美国的日子》。
内容提要
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之旅,中西方学者都聚焦于批判理论之于中国的跨语境挪用潜力。对有些西方学者来说,批判理论的欧洲中心主义值得批判性反思,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值得注意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在解释中国某些文化实践时必然出现错位。双方在强调批判理论的工具价值的时候,都无意识遮蔽了批判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知识学意义。实际上,中国注重实践智慧,而缺乏追求真理的传统。中国在开始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诸多证据表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还处在相当初步的层级中。相信中国学术的未来辉煌,取决于坚持不懈地继续奉行“拿来主义”的长期战略,这需要决心和耐心,这是合乎中国实际的另一种文化政治正确。